第一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,不是需要狂看英文资料,更不是需要一直引用Aristotle之类的(大概被当作cliche)。能想到什么用什么,我们的例子也好,其他人的也好,有没知名度无所谓。
我在写之前都会画一个图,提醒自己全方位考虑的几个要点:溯源与剖析后果,定性与定量,方面与程度,与必要的限定。这几个词我觉得非常精髓的概括了多数的方向。
拿到题目,第一不要慌,拿起笔,大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(一般是中文吧),重点是绝对不放过闪过脑海的任何一个思路,如此30秒之内你就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怎么看了,而且草稿纸上也会一塌糊涂的写出一堆tip.如此还会愁素材吗?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organize1
那就讲解一下七个关键词吧。
溯源:剖析statement的来源,为何会有这种想法,讨论之前先要概念或re概念什么定义,statement中隐含的默认条件(assumption),一系列前statement的东西剖析后果:statement的指导意义,实质状况,等等,这个不需要多说了吧必要的界定:issue的题目内涵之complexity是人所共知的,不是说随随意便就能一边倒的论证某个position,有时不可以universally apply的东西要自己注意并且在文章里指出来,不然写到一半会晕死的。
方面与程度:考虑从哪一个方面进行剖析,方面的划分是conclusive还是not,要都想好。程度就是不可能舒舒服服的一个position写到死没法refute的地步,要考虑自己论述的coherent,不可以写到一半自己把自己驳倒了,那还如何接着写啊(心里边发毛的典例)
定性与定量只是一个说法罢了,方面就是定型,程度就是定量。当然,构思和写的过程中这两点一直都有指导意义,所以单独提出来。
主如果为了便捷全方位考虑,要有话说,而且要说得有理。一直注意这七点有帮助。
当然这是我为自己design的办法,其他人的话要自己考虑一下之后再当地化咯。
还有那个想到什么写什么的tip,不了解是否和大脑风暴不谋而合。想得太多而不落实总是会搞得非常心虚。写下来就了解自己到底是如何觉得的。
必须要注意这一点,就是ETS设计的题目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话说才行。所以你必然会有自己distinct的怎么看,例子,etc.而且,以大家的水平基本上都是有足足足够的话说。认识到这一点会大大加大自信,重点是充分挖掘自己潜在(潜意识)的东西,埋着是没用的